创造生命,是人能参与的最神奇的事情。这件事情在无痛分娩的加持下,有了更加自尊、平和与美好的途径。“我希望,全中国的妇女都能早日享受到无痛分娩,我祝福全世界的母亲都能安宁地生产。”“中国无痛分娩第一人”、92岁的张光波说一根导管带来的“轻盈”。
从1980年代至今,中国陆续引入椎管内镇痛技术、静脉镇痛、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心理疗法、导乐等不同的分娩镇痛方式,而我院目前推广和开展的“无痛分娩”,基本指的是使用广泛、效果确切的持续硬膜外镇痛技术。
分娩镇痛的原理和常用的剖宫产麻醉一致,即在产妇腰段脊柱硬膜外放置一根导管,连接输注泵后,持续给药,但药物剂量不到剖宫产麻醉的八分之一:“所有痛觉的产生,都是先传导到脊髓,再从脊髓上传到大脑。椎管内麻醉就是从脊髓的位置把信号阻断,不再进一步传导到大脑。”经过医生评估,只要没有颅脑高压征、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史、败血症、腰部局部皮肤感染这些禁忌症,都可以进行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真的可以立马无痛?
那些尚在待产,或还未怀孕,或者已经生产、但没有使用过镇痛的女性,很难不生此疑问。在我们医院的分娩镇痛后访视中,八成以上的亲历者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有一句频率很高的描述,当数“从地狱到天堂”。通往那个宁静境界的路径,其实很短,一般麻醉科医生用5到10分钟即能完成。
3月18日晚间,在我院无菌产房,麻醉科医生黄丕红正在给产妇小青讲解:“打无痛针不痛的哈,腿弯起,尽量抱着膝盖”。让宫缩袭来的产妇把腰背弯成“虾米”状,并不简单,但产妇都会尽量配合医生。“这样能将后背充分舒展,椎关节的间隙扩张至最大。”黄丕红解释。在助产士的协助下,梁刚给小青进行了背部消毒。小青弓着腰,嗓子里发出“嗯……啊……”的呻吟——又一阵宫缩来了。这意味着麻醉科医生要迅速把握好时机。铺上无菌洞巾,确认好穿刺位置后,黄丕红开始给小青打局部麻醉:“有点胀,一下就好哈。”接下来,他把穿刺针打到硬膜外腔,再将一根细细软软的管子通过穿刺针放置到硬膜外腔,留置并牢牢固定在产妇的后背,管子一头连接着控制泵。他设置好泵的给药参数,简单教会了小青一些注意事项。就是这么一根直径不到两三毫米的导管和其中的镇痛药物,改善千万产妇的分娩体验。
打完无痛针,小青躺在床上,她的家人换好无菌衣帽在床旁陪着她平静地休息。我们没有再打扰她们。更多人在事后分享了那种独特的生理变化,“后背有冰凉感,慢慢出现下肢、臀部发热发胀,直至感觉消失。”“腿部会有微微发麻的感觉,阵痛会慢慢消失”
专家指出,硬膜外分娩镇痛也会有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几率非常低。由于用药剂量很小,而且硬膜外用药并非静脉,进入妈妈血液循环微乎其微,药物很快就会代谢掉,无痛分娩对哺乳没有负面影响。很多产妇担心的产后腰疼或头疼,目前也没有科学论证与硬膜外操作有关。
漠然与领悟
关于产痛,一千个产妇能给出一千种描述。譬如:像潮水般涨了退,退了又涨上来;身体被粉碎,骨头都快被拉开;感觉肚子和腰在被人用锤子使劲锤,拿刀子捅;就像腰被掰折一样,可怕的是掰折之后几分钟又会重复……即便看过再多书或道听途说,实际的疼痛感依然远远超出预期。但对于她们的遭遇和感慨,并不是人人都领情——也包括和她们同样性别的过来人。“大家都生孩子,怎么就你怕疼呢?”此种论调屡见不鲜。在我院产检区做随机访问时,一位准爸爸表示,“产痛是人类的正常生理现象,你没办法的。”还有更多老人觉得,“生孩子肯定是要痛的呀,我们当初都是这么过来的,再说打麻药肯定对宝宝不好的。”同样的其实在作为母亲之前,每次遇到产痛难忍做剖宫产或者分娩镇痛的妇女,她们因为疼痛难以配合的时候,我会纳闷有这么厉害么?而当自己亲身体会过我才发现原来产痛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且这种无法让人分担的疼痛会让你看不到生产的希望。
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伤痛,位居第二。这种疼痛源于宫缩和宫颈口的不断扩张,不仅局限于下腹部,还会蔓延至腰骶部及大腿根部,是一种有间隔的、弥散性的疼痛。通常潜伏期(指临产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到4至6公分)就有平均8小时,而进入活跃期(宫口开4至6公分到开全)的时段,平均四小时,疼痛最为剧烈。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疼痛或许是一个类似警示信号的东西。但是从医学来讲,疼痛是有害而需要干预的。产妇全身处于应激状态,会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减少血供,导致胎儿窘迫和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高。对母亲来说,疼痛也会在心理上造成或短或长的创伤。“我已经痛到发抖了,是真实的止不住地发抖,身体在抖、牙齿在抖、说话的声音在抖……巨大的绝望充满了整个身体,我看不到希望。即使身旁围满了医生、护士、家人,我却史无前例的孤独。”正是因为这些不理解和漠视才会有17年的惨剧发生。
2017年8月31日20时,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产妇小马带着腹中已过41周胎龄的宝宝,从5楼坠下,母婴双双殒亡,留给世人无尽的叹息。小马当时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她要求的剖宫产指征,事故的具体始末和双方担责,至今仍不明晰。但可以确定的是,因为产痛到了生无可恋,最终导致小马迈出悲剧性的那一步。如果她当时能用上无痛分娩,一切会不会是另外的走向?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把孕产妇死亡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以及国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但很多人是从榆林事件之后,才惊觉“产痛真的能致命”。社会也终于意识到,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是生育文明的进步。
榆林事件后,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2019年3月,我们医院也成为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其实早在试点前我们医院就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分娩镇痛,可以说是走在了前面。
当然对于分娩镇痛来说,光有我们麻醉医生是不行的。助产士是非常伟大的,可以说她是陪伴产妇渡过难关的天使,而且也特别辛苦。因为穿刺操作、扶体位、麻醉药物核对,麻醉医生都要跟他们来积极配合。打了镇痛针以后,产妇的血压、体温、胎儿胎心、可能的并发症等,也都是靠助产士密切注意和发现。有了麻醉医生的镇痛指导,有了助产士的贴心陪伴,有了产科医生的保驾护航还加上家人的入产房陪产,生宝宝不再是一次孤独又疼痛的旅程。无痛分娩,看似只和一部分待产女性有关。但细细想来,这项技术一旦普及,必将改变几代人的生育观和生命品质,以及家庭内部与医患之间的关系。顺产是先苦后甜;剖宫产是先甜后苦;无痛分娩嘛,是前后都甜。而且剖宫产不能陪产。无痛不但可以陪,还能陪得她(激动到)泪流满面。有人说,麻醉医生一直属于幕后英雄。但是分娩镇痛让我们走出了手术室,走到了病人身边。想象一下,夜里,为她们打上这一针,和助产士共同完成镇痛的管理。第二天早上醒来,一个新生命降临。产妇、丈夫,家人们看着你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这就是做无痛分娩最大的成就感。
分娩本来就应该是一次温柔的,充满爱、勇敢和期待的,意义丰富的旅程。这样的旅程,不该是产妇一个人的孤身之旅。而减少产妇在这场旅途中不必要的体能消耗,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没有痛苦,维持其尊容,并能够充分享受分娩得子的欢乐,这就是我院分娩团队的目标。
(撰稿:李威 审核:周未艾)
![]() ![]() ![]() ![]() |
版权所有: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网站备案:湘ICP备20012149号-1
主办单位: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支持:常德市数据局(常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医院地址: 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1058号 联系我们:0736-771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