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9:50,我院产房手术室内,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营救。从决定剖宫产到宝宝降生,新生儿科、产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分工明确、积极配合,用时23分钟成功抢救了一名39周胎心减速的孕妇,母女平安!
孕妇陈女士,37岁,于8月31日15:10入住我院待产,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然分娩生下宝宝。今日早晨,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胎心监护,根据上传数据,护士发现胎心出现明显延长减速,胎心音只有50次/分,产科副主任医师李小妮医嘱予以变换体位、上氧等一系列处理,没有改善,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可能。随后,麻醉科、新生儿科、产科医生们进行紧急会诊,综合陈女士本身羊水过少,脐带绕颈一圈的情况,决定马上对陈女士实施紧急剖宫产手术。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启动危急重症病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科室分工协作,抢救危在旦夕的腹中胎儿及孕妇。一场紧张有序的抢救就此开始了!!
10:13,一名女婴诞生。经在场新生儿科医生评估,宝宝重2.9千克,外观发育正常,。手术顺利,母女平安。随着宝宝呱呱坠地的一声啼哭,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和手术室外的陈女士的老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从发现胎心变化,到紧急手术抢救胎儿成功,只用了23分钟,不在现场的人是无法明白这其中的惊心动魄,只有亲身经历的医护人员才能深刻理解,这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抢救生命的意义。
这次手术成功,得益于平时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的快速反应、不断的业务学习,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不仅是与死神的一次较量,更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崇高医德的体现。面对产妇脸上的笑容和感谢,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下午,受彭进院长委托,刘清平副院长详细了解新生女婴的情况,慰问并赞扬了所有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特别对李小妮副主任医师、杨柳副主任医师、肖湘莲医师,杨薏萍麻醉师提出了表扬,他强调医务工作者们要传承和弘扬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进一步践行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时刻把医疗质量安全牢记心中,培养良好的耐心及责任心,把关爱送给每一位患者,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临床医务工作。(撰稿:宣传科 医务科 图:徐运志 审核:孙立红)
![]() ![]() ![]() ![]() |
版权所有: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网站备案:湘ICP备20012149号-1
主办单位: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支持:常德市数据局(常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医院地址: 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1058号 联系我们:0736-7717360